“青年之声”专家:大学生要成为眼里有光的人

时间:2015/12/2 16:04:16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查看:403  评论:0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日电 (特约记者马慧娟)“就业岗位和所学专业不对口,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怎么看待通过考研来逃避就业的压力?”“如何才能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1月26日,“青年之声”成长、就业、心理服务联盟的专家们,来到河北衡水学院,开展了“青年之声”走进高校系列活动——“就业:迈好面向社会的第一步”公益讲座,并就上述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大学生要为自己设定更长远的目标

  “青年之声”成长服务联盟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青年之声”就业服务联盟专家、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专项事务外包部招聘主管、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学讲师王鑫达,“青年之声”心理服务联盟专家、ADCC生活艺术学院执行长、星海音乐学院客座讲师汪莎,结合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相关的就业政策,分别从职业规划、职场规则、心理调适等方面,为衡水学院近500名大学生进行了辅导,并为现场学生答疑解惑。

“青年之声”专家:大学生要成为眼里有光的人

  11月26日,“青年之声”走进高校系列活动——“就业:迈好面向社会的第一步”公益讲座在河北衡水学院举行。 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马慧娟 摄

  据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超过770万人,加上海外留学回国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形式非常严峻。近日就有新闻曝出高校应届毕业生因面试不理想轻生的事件,更有企业喊出“只要本科生”的口号,使很多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产生了不少消极和畏难情绪。

  “很多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一直在为就业、择业、创业这些选择而焦虑,其实,就业只是你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大学打下的基础是什么样的,你们的未来就可能是什么样的。”邓希泉从“大学四年怎么过”开始讲起,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和体会告诉在场的大学生,如何实现从准青年精英到青年精英的跨越。

  “如果从一进大学校门就开始为成为青年精英做准备、打基础,让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毕业的时候就不会再焦灼。”邓希泉说。他认为,大学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就业,而是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青年,为自己成为青年精英做准备。一名青年跨入大学,就成为了一名“准青年精英”,应当跳出就业看问题,为自己设定更长远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有能力和积累实现不断地向上流动。

“青年之声”专家:大学生要成为眼里有光的人

  “青年之声”成长服务联盟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为在场的大学生讲解如何实现从准青年精英到青年精英的跨越。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马慧娟 摄

  不要小看任何一件小事

  邓希泉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的深化阶段这一过程,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也从精英就业模式转到了基层就业模式,而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就业为主导这一教育模式的困境,让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择业与创业之间徘徊、犹豫和焦虑,而巨大的就业压力,让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产生了大量的负面情绪与认识。

  他提醒在场的大学生,“准青年精英”这一身份并不能保证大学生很好地就业、择业和创业,而是存在一种向下流动的可能,即不具备相关素质,就会被淘汰。因此,要认清楚“准青年精英”这一身份和定位,对自己要有信心,设定的目标要符合自身的特长、能力和预期,不要不切实际地狂想,也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就失去信心。

“青年之声”专家:大学生要成为眼里有光的人

  “青年之声”就业服务联盟专家、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专项事务外包部招聘主管、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学讲师王鑫达为大学生讲解如何做好职业规划。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马慧娟 摄

  对于“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这一问题,邓希泉从为青年精英发展注入灵魂、夯实基础、锻炼能力、获得社会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清华大学的学霸是怎么炼成的?就是要训练一种主动学习的能力。走向工作岗位后,那些愿意吃苦、付出和奉献的人,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即使是从在办公室打扫卫生这样一件小事,也能看出一个人对待事情、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要小看任何一件小事。”邓希泉说。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不停地问自己: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王鑫达从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讲起,告诉在场大学生树立一个清晰目标的重要性。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毕业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之后,跟踪调查的结果为: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现在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青年之声”专家:大学生要成为眼里有光的人

  “青年之声”心理服务联盟专家、ADCC生活艺术学院执行长、星海音乐学院客座讲师汪莎为在场大学生讲解如何成为一个眼里有光的人。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马慧娟 摄

  将青春与梦想串联起来

  “不要在意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迈出下一步的方向;根据不同的发展周期,选择不同的价值取向;确定职业目标之日,就是职业转变事业之时;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但绝不轻易放弃目标。”王鑫达说。他从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与职业规划流程的制定等方面,讲解了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他对在场的大学生说,人的使命让人决不是简单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就满足,如果有一根线能将自己与梦想之间串联起来,那将是一种让人沉醉的感觉。“我终于钓到了自己想要的鱼,虽然它并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大,但是,我能够体会到一种努力后的成就感。”王鑫达说。

  王莎以“愿你成为一个眼里有光的人”为题,结合自己奋斗的经历和困惑,为在场大学生讲了如何找到自己:走出混沌,让自己拥有一份渴慕和内在的清醒;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找到自己;要追求人格的完整性,学会独立思考和质疑,不要被纷繁嘈杂的网络舆论左右了自己,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实现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要通过读书来完成自我认知、知识系统的建设和对心灵的滋养。

  谈及理想,汪莎对大学生们说,理想不是一定要在某个时刻实现的具体的角色,而是一种追求的状态,一种在路上的状态。“这个时代是个有泥泞和沼泽的时代,但是你只要仰望星空,就会有星光映射在你身上。”汪莎说。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共青团衡水市委、衡水学院共同主办,“青年之声”成长服务联盟、“青年之声”就业服务联盟、“青年之声”心理服务联盟、衡水学院招生就业处、衡水学院团委共同承办。这也是“青年之声”多个服务联盟首次跨界联合举办活动。共青团衡水市委书记侯玉东,衡水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郭立志,衡水学院就业处处长纪金雁,衡水学院团委书记张鹏飞及“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活动部负责人等出席。